1991年1月4日凌晨,在台北荣民总医院一间病房的浴室内,著名作家三毛用丝袜自缢而死。 父母坦言,在去世的前几年,三毛就已经陷入忧郁状态。她无法一个人苟活于世,于是,她选择了自杀。 她才48岁,是什么让她陷入绝望? 当年,父亲为她取名平,即是寓意平平安安。 父亲的期望终究落空。三毛并没有平安过一生,而是选择这种极端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,让人唏嘘不已。 01 从小三毛就是个特立独行的孩子,凡事有她自己的主张,就连名字都是自己改的。 3岁那年,三毛开始学习写字,父亲原本给她取名“陈懋平”,但因为名字中间的“懋”字太过复杂,她无论如何都学不会,索性就把中间的字去掉,改为“陈平”。 
此外,三毛性格敏感且孤僻,她不喜欢传统的应试教育,尤其讨厌数学,当数学老师污蔑她抄袭,让本就孤僻的她彻底封闭自己的内心。 之后,三年间,三毛休学在家,父母把她送到顾福生那里学画。 顾福生发现三毛的文学天赋,还把她的文章交给时任《现代文学》杂志主编的白先勇先生,一下子被白先勇看中,从此三毛走上文学之路。 1964年,21岁的三毛到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做旁听生。放到今天,三毛算是妥妥的文艺女青年。 除了文字,爱情也一直是三毛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。 
然而,年少时的爱情总是掺杂着很多不确定因素。 1967年,与初恋大才子舒凡不欢而散,三毛再次休学,到西班牙的马德里大学就读。 在那里,她遇到了还在读高三的荷西。 荷西对三毛一见钟情,他总是到三毛宿舍楼下呼喊她。 有一天,三毛听到荷西的声音来到宿舍楼下,荷西拿出14块西班牙钱,正好够两个人看电影。 因为没有多余的车钱,两人只能走路去,正是这种无拘无束的自由感戳中三毛内心。 看完电影,两人坐在公园的座椅上,荷西对三毛说“Echo,你再等我六年,让我四年念大学,二年服兵役,六年以后我们就可以结婚了。” 
而荷西想要的幸福也很简单,就是有一个小小的公寓,自己每天出去赚钱,等回来时候有人给自己煮饭吃。 那天,在夜幕中,漫天雪花飘落下来,三毛被荷西的真诚所打动,但她知道此时的任何承诺都毫无意义。 此后六年间,两人再没有任何联络。 但这个阳光、真诚、执着的男孩,为三毛灰暗的世界带来了久违的光明。 02 或许命运在冥冥之中安排,六年后,又把三毛带回马德里。 三毛回到台湾,在母校任教后,结识了一个德国男教授,俩人情投意合。对于这段感情,三毛说不上到底有多爱。 人们都说,结婚需要冲动。 某天,男教授在操场上向三毛求婚,就在那一刻,三毛答应了。 可惜天不遂人愿,就在结婚前夕,未婚夫却突发心脏病死在了三毛的怀里。 
如果说上次的是失恋让三毛感动痛苦,这次,三毛的心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,她甚至因为无法承受而选择了自杀。 但上帝总在捉弄她,自杀未遂的三毛再次逃到了西班牙,那个邂逅荷西的地方。 一个朋友邀请三毛到家中相聚,没想到,一进屋子,一个人从身后抱住她,原来是荷西。 六年已经过去,荷西已经从当初那个小男生变成了真正的男子汉,两人相拥亲吻,再也按捺不住重逢的喜悦。 荷西带三毛到二楼,那就是他生活的地方。当三毛看到满墙都是放大的自己的照片,她决定和荷西步入婚姻。 
荷西喜欢三毛的特立独行、无拘无束,当听说三毛想去撒哈拉沙漠,原本喜欢大海的荷西甘愿陪着三毛去那里。 荷西送给三毛的结婚礼物,竟是一副完整的骆驼头骨,这在常人看来有点怪异的礼物却深得三毛喜欢。 他们是真正的灵魂伴侣。 
荷西满足了三毛对浪漫和自由的所有幻想,而三毛也成为荷西口中那个给他做饭、等他归家的女人。 可撒哈拉并非只有浪漫,还有现实生活的残酷。 他们住在一个破旧的房子里,需要到垃圾堆拿回别人扔掉的旧轮胎和羊皮,自己动手制成坐垫,还要去很远的地方去打水,还要对付那些喜欢占小便宜、借东西不还的邻居。 荷西外出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才回来,三毛要独自应对艰苦的生活和孤独。 在这里,不食人间烟火的三毛也如普通人一般生活。常人眼中沙漠恶劣艰苦的生活环境,带给三毛的却是难以言说的快乐。 
三年后,她把点点滴滴都写进《撒哈拉的故事》里,那句“每想你一次,天上飘落一粒沙,从此形成了撒哈拉”感动了多少人。 姐姐陈田心回忆三毛说到:“她最幸福的时光,是做荷西太太的那六年。” 只可是,这样的日子仅持续了六年。 03 1979年10月,荷西在一次潜水时溺水身亡。 问天涯倦羽,更向何处栖。荷西的突然离世如同晴天霹雳,让三毛的世界崩塌。失去爱人的痛楚几乎将她吞噬。 日已尽,潮水退去,三毛半疯状态去看他。她想追谁荷西的亡灵而去,只因有父母,她不能跟着一起走。 她握着荷西的手说: “你不要怕,我知道你要走过一段黑黑的路,我握着你的手,你要勇敢,过几年我再来赴你的约会。” 荷西走了,三毛的灵魂跟着也走了。 之后,三毛和父母回到台湾,一边在大学任教,一边继续写作。她将自己的经历和感悟融入到作品中,引发了无数读者的共鸣。 
只是在外人眼中坚强独立的三毛,内心深处依然隐藏着深深的孤独与悲伤。 某天,她在报纸上看到王洛宾的身世,觉得他在爱情方面和自己很像,想要去安慰他。 1990年4月,三毛带着同情与好奇飞往新疆,见到了77岁的王洛宾,两人相谈甚欢。 在离开后,三毛给王洛宾写信“闭上眼睛,全是你的影子”。 王洛宾当然知道三毛在信中的意思,他回信“萧伯纳那柄破旧的阳伞,早已失去了伞的作用,早已不能遮风挡雨。” 王洛宾知道自己已经老了,回绝了三毛的情谊。 
可执着的三毛再次飞往新疆,想当面问清楚。 只是没想到,王洛宾将两人的情谊告诉媒体,为了顾全大局,不谙世事的三毛出现在王洛宾的纪录片里配合表演。 生性喜欢自由和率真的三毛哪受得了这般世俗的对待? 于是,三毛忘却这段忘年交,她重新回到台湾,继续写作,只是精神已经开始恍惚。 
之后,她开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次编剧,也是最后一次,写完《红尘滚滚》不久,三毛就在医院厕所自杀身亡。 三毛曾说“我这一生爱过很多男子,但跟着荷西的时候觉得是他唯一的女人。” 没有荷西,她也不独活。她去赴约了。 荷西是三毛生命里的光,当光暗淡,对于三毛来说,一切都无意义。 于是,就像荷西当初意外溺亡一样,她一头扎进深不见底的黑暗。
|